September 13, 2022

《城乡中国》书摘

读的修订版。 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把我国土地话题聊这么明白(此处是自以为明白),真是读书太少了…… Read more

September 11, 2022

《在人间》书摘

《在人间:肿瘤科女医生亲历记录》 去年也看了几本关于生死的,这又是一本,这回涉及了家庭、事业、留学、医患关系……多个话题。 Read more

September 10, 2022

《米格尔街》书摘

警察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B.华兹华斯说:“四十年来,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Read more

May 29, 2022

《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书摘

具体地说,1990年,中国内地不怎么开放的时候,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就占外资的一半。现在内地这么开放了,每年差不多1300亿美元了,香港还是能占一半。这就是水涨船高。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中国香港特区这个制度是跟美国、欧洲完全接轨的。即使美国与中国内地有贸易摩擦,这5500亿美元的商品全加关税,也不会加到香港去。这个意义上,中国香港真正的制度优势是跟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完全一个板块。再比如说招商引资,内地各个省市开放招商,营商环境改善,招商目的都是把内外资金招到本省本市,但香港不同,香港吸引到国际资金,不论是贸易融通的资金,还是投资资本的资金,90%以上是中转到内地去的,并由此形成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人才服务中心。 Read more

May 29, 2022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书摘

一套严格的概念框架无疑有助于厘清问题,但也经常让人错把问题当成答案。社会科学总渴望发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规律,但这种心态需要成熟起来。不要低估经济现实的复杂性,也不要高估科学工具的质量。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 Read more

March 19, 2022

《知识分子》书摘

他们言行不一,嘴上说得很好,却不肯去实行,他们制定的原则是要别人去做的,对他们自己并不适用。他们特别善于说谎、伪装和欺骗,萨特、德·波伏娃、罗素、海明威、高兰茨是突出的典型,他们的回忆录是完全不可信的。但是这些知识分子的自我美化中最危险的地方,是他们用似乎是惊人的坦率和承认有罪来麻痹读者,比如托尔斯泰的日记,虽然好像是诚实的,但实际上它们隐瞒的比披露的要多得多。 Read more

January 22, 2022

《论美国的民主》书摘

“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研究和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任重道远。我们一定以更大的努力,进一步做好这套丛书的出版工作,以不负前贤,有益社会。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11年 3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