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4, 2024

《思想的力量》书摘

坐等一切发生本身就是个选择,它也会导致特定的结果。再说你知道这有多难吗:试试看整天坐在床上等事情发生;你会发现起来做点什么的冲动会不断地来侵扰你,要抵抗这样的冲动,你没有非凡的英勇可不行。

第一章 充满力量的思想

哲学家们要干的可是细活:从每一个未经充分考虑的信条中提炼出心照不宣的预设和沉埋已久的意蕴,但又不可沦为尖酸刻薄、吹毛求疵。——丹尼尔·丹内特

佛罗里达州的坚守立场条例( Stand Your Ground law),这是个有争议的条例,它规定:当你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自己受到威胁时,你可以使用暴力保护自己,没有撤退的义务。

倘若坚守立场条例能够令乔治·齐默曼免于被不公正地判为杀人犯,那么它是好的;倘若它为齐默曼开脱杀人罪责,那么它就不好。

哲学问题都事关根本——正如以上这个例子。当然,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它们是紧迫的问题。“怎样让我的电脑正常运行?”那样的问题会是紧迫的,而哲学问题往往不会在这个意义上是紧迫的。你很少需要放下手头的活计特意去解答哲学问题。

请注意,这个问题(你该过怎样的人生)暗示了你的人生取决于你。可事实真是如此吗?你的人生真的取决于你吗?

什么是哲学?

哲学一词来源于两个希腊词语: philein,意思是“爱”; sophia,意思是“知识”或“智慧”。因为知识几乎无处不在,所以创立哲学的希腊人认为无论何种领域,无论何人,只要是追求知识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哲学家。

对哲学的误解

还有这么个误解,认为哲学无非就是意见。说实在的我们必须和这一观点保持距离,起码我们不能认同“无非就是”。这是因为哲学要求意见得到好的理由的支撑。假如你表达了你的意见但未能提供理由,你的哲学老师多半会说,“唔,这意见挺有趣的”,但他不会认为你说出了好的哲学。哲学要求意见得到支撑,而这可不是轻松的活儿。

哲学的工具

苏格拉底问色拉叙马霍斯他是否真的相信自己的观点。色拉叙马霍斯的回答是:“无论我信还是不信,这于你有何不同?你为何不针对观点本身?”

第一部分 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存在和知识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

苏格拉底并不是一个四处拉人辩论、以看别人出丑为乐的讨厌鬼。他不仅因为高超的辩论技巧而闻名于世,他在战斗中显示出的勇气和耐力也十分令人敬佩。他坚定不移地反对一切非正义的行为,有时甚至还冒着极大的风险。

(苏格拉底)在文献中给我们留下来的印象比其他人都更为深刻,他十分强调尽全力思考的重要性,力图使我们的行为与思想协调一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向人们反复灌输知识来自本心,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索它们之间的秩序和联系可能带来的快乐,以及无论得到何种结论都坚持论证自己的观点、公开承认自己的想法并听取他人意见将会产生何等的愉悦;与此同时要乐于反复思考,通过与自己目前的信仰保持一致而坚定自己的行动。

在众多智者哲学家中,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85—前410)最负盛名,他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

直到今天,刚上哲学课的学生还会赞同普罗泰戈拉的理论(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他的观点),而且迄今为止哲学老师还会使用柏拉图的证明来反驳它。

我们如何逃离洞穴进入理念的完美世界?在他的对话《会饮篇》中,柏拉图提出爱这一概念是人类从不完美的、无知的状态走到完美的、真正的知识世界的途径。他将爱定义为一种渴望,以及获得渴望对象的努力。爱试图去拥有美,并且重新创造美。人类喜欢去爱:人类在寻求爱的过程中真正感到了生命,不管爱的对象是一个人、想法、健康或者金钱。在柏拉图看来,爱就是将所有事物连接在一起、变得美好的力量。这是一切存在,特别是人类向自我实现的更高阶段和完美提升的途径。柏拉图的爱在一开始是一种缺乏的经验。爱激发了追寻匮乏之物的思想和努力。思想越深刻,爱也就越伟大。柏拉图一开始复述了雅典人的一种观念:人类之间最深厚的关系存在于两个男人之间,通常一人略为年长,一人略为年轻。

然而,我在离开那里时想,好吧,我肯定比这个人更聪明。我们两人都无任何知识值得自吹自擂,但他却认为他知道某些他不知道的事情,而我对自己的无知相当清楚。在这一点上,我似乎比他稍微聪明一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知道那些我不知道的事情。

那么你认为这个已经逃离洞穴的人还会再热衷于取得这种奖励吗?他还会妒忌那些受到囚徒们的尊重并成为领袖的人,与他们争夺那里的权力和地位吗?或者说,他会像荷马所说的那样,宁愿活在世上做一个穷人的奴隶,一个没有家园的人,受苦受难,也不愿再和囚徒们有共同的看法,过他们那样的生活,是吗?他说,是的,我想他会宁愿吃苦也不愿再过囚徒的生活。

我们的心灵是清醒的,而现今大多数国家都被一些昏庸的人所统治,他们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斗殴,把权力当做最大的善,就好像在睡梦中与影子搏斗。事实上,由那些最不热衷于权力的人来统治的城邦能治理得最好、最稳定,而由相反类型的人来统治的城邦情况也必定相反。他说,必定如此。

第五章 希腊化时期和基督教时代的哲学家

此外,阿奎那还强调了没有事物可以成为自己存在的原因,因为在它存在(作为结果)之前已经有存在它的需要(作为原因),这是一个矛盾。因此任何将存在事物必须以已经存在的事物为自己存在的原因,而最终推至没有起始因的存在原因(Uncaused Cause of Existence)——上帝。

第六章 近代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兴起

他创立了笛卡尔坐标(Cartesian coordinate;Cartesian是Descartes的形容词形式。)和笛卡尔曲线( Cartesian curves),

笛卡尔是一位态度认真的哲学家,行事十分谨慎。尽管他不同意老师的中世纪思想,老师却没有发觉他的想法。在听说伽利略因为他的著作受到罗马教庭迫害后,他决定让自己的著作在死后一百年再出版。之后他改了主意,但他为此后悔了。这是因为笛卡尔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之后,受到了新教神学家的猛烈攻击,随后又是天主教的谴责。笛卡尔因此说,要是他再聪明点,就什么也不写,那么他就能更加心平气和地来思考了。

一个欺骗我、强大的智慧已经牢牢掌握了我,我认为绝对确定的命题实际上完全是错误的。

因此,我似乎已经建立了一个普遍的规则,那就是所有我十分清晰、明确感知到的事物都是真的。

第七章 18世纪和19世纪

大卫·休谟65岁时因癌症去世。面对死亡,他始终表现得那么镇静、乐观,达到了古代怀疑论者的境界:ataraxia(宁静)。

这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自以为十分熟悉的事物,我们实际一无所知。

尽管这些问题的答案看起来一目了然,但是它们只是我们实际上并不了解的纯粹假设。

接受教职之后,康德整整十年没有著作问世,这段时期中的思考最终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1781,1787第二版)中。他说写作这本书实际“只花了四到五个月的时间”,写作的时候“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书的内容上,对措辞和深入浅出的表达不怎么关心”。世界各地的读者都知道他这些话的含义。这本书的反响起初令人感到有些困惑,康德于是不得不为他的杰作发表一个更加简短、通俗的版本,名字叫《未来形而上学导论》(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1783)。这本书是研究康德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学说的最佳入门读物。

黑格尔身上有种难以置信的严肃气质,他还在德国的图宾根大学做学生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老头”的绰号。黑格尔对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他甚至在喝酒的时候都显得很沉闷。他还在念高中的时候,就花了许多精力收集了大量他所认为是人生终极问题的笔记,这一事实无疑表明了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哲学家。

不过你应该记住,可怜的叔本华曾经试图在黑格尔上课的同一时间讲课——结果发现自己的教室空空如也。

虽然我们的思想似乎享有无限制的自由,但如我们予以比较切实的考察,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之内。心灵的全部创造力只不过是将感官和经验提供给我们的材料加以联系、调换、扩大或缩小的能力而已。当我们想到一座黄金山的时候,我们只是把以前所熟知的“黄金”和“山”这两个没有矛盾的观念结合起来。我们也能设想一匹有德行的马,这是因为我们凭自己的感觉设想到德行,而又可以把它与我们所熟悉的马这种动物的形象结合起来。简言之,所有思想的原料,或者是来自我们的外部感觉,或者是来自我们的内部感觉。

第八章 大陆哲学传统

我反抗,所以我存在。——阿尔贝·加缪

他们面对的痛苦是一方面必须依靠自己的判断,而另外一方面他们却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克尔凯郭尔强调世界的非理性,与黑格尔完全理性的世界互相对立。世界就是痛苦、恐惧和厌倦之所在。在克尔凯郭尔眼里,这三者之中,厌倦最为可怕,因为他不清楚什么是厌倦明确的对象以及具体的原因。厌倦使我们虚弱不堪,无力抵抗。

对尼采的人生中有两样东西对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一是叔本华的著作,二是理查德·瓦格纳( Richard Wagner)的音乐,他把它们比作能缓解精神压力的麻醉药。

尼采在哲学界外的名声可能要归功于他许多名声不好的语录,这些语录展示了他思想的锋芒。他曾经问到:“人是上帝犯的一个大错,抑或上帝是人犯的一个大错?”

精神分析的观点是悖论式的:通过有意识地处理心灵痛苦和创伤,病人可以体验到最深的快乐和自我实现。

悲剧的立场和第一种观点有关:加缪曾断言最根本的哲学问题是我们是否有理由不去自杀。

塞万提斯(Cervantes)的作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谚语和智慧格言的宝库,比如“千万别去乞求你有能力挣得的东西”。另外一位发人深省的作家是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他写过:“请想想你现在的幸运,每个人都有许多,遗忘你过去的不幸,每个人都曾有过。”

文学是普通读者接触哲学以及生活中更深刻的问题的门径。

加缪后来认为童年贫困的成长环境是他那些最深邃的见解的宝贵源泉。

确切地说,就是他们没有看到“生活的悲剧本质”,他们将生命耗费在“愚蠢的自负”上。也就是说,尽管人们实际上在一个荒谬的世界绝望地或几近绝望地度过一生,这个世界始终无法满足人类真正的需求,他们仍然以一种强迫的乐观主义来掩饰这一事实。类似的虚伪的乐观主义“获利”越多就越根深蒂固。在加缪看来,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把自我欺骗变成了最主要的生存方式。这同样暗示着,对于自我,我们也常常感到陌生,我们无力去满足自己最基本的需求。

简单地说,在加缪看来,我们反抗暴力的世界并不能为暴力行为开脱。加缪因此指出,个人的最好状态就是终其一生有节制地反叛暴力和非正义现象。他认为我们付出的努力应该取决于这样一个前提“对人类的任何损害都是无法挽回的”。

第三点,由于上帝不存在,因而也就不存在着规定什么必须发生的神圣计划,“决定论不存在”。萨特写道“人是自由的”;实际上,人是被判为自由的(condemned to be free)。我们的行为并不是强迫的结果。他说“我们独自一人,没有任何借口”,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说我们不能把我们为环境所迫、受欲望驱使或者其他原因来当做借口,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请对人类“被抛”(abandonment)带来的种种结果稍加思考。我们发现我们身处一个没有天赋的“人性”也没有天赋的“本质”的世界中;我们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且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我们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决定论的约束(也不能把决定论当做借口);我们必须创造自己的价值——这些事实都意味着任何个体都承担着可怕的责任。在萨特眼中,我们首先对我们的存在负有责任。“

萨特曾写道:“我永远在选择自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一个不断构建自我、价值和伦理的过程中。萨特相信当一个人确定了什么是对他/她而言正确的事,这个人也就确定了什么是对所有人都有益的事。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是个缺乏耐心、斤斤计较的人,那么你心中的所想“如果有人能够看透我的内心,他们就会知道我其实很有耐心,十分善解人意”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你表现得很懦弱,那么你相信“实际上”或者“在内心深处”你充满勇气就是自欺欺人。如果你从未创作过什么伟大的诗作,那么你自诩拥有了伟大诗人的灵魂不过是一个幻觉。

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萨特认为自己的学说会让许多人感到不安。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的行为几乎不能反映出自己真正的性格,他们相信自己真正的性格在某方面要远远优于自己现在在行为中所展示出来的性格。萨特说这些人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核心是意义(Sinn)这一概念,生活缺乏意义就是人类的生存面临的问题。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thrown into the world)的,当人面对无法理解的力量时,他很快经验到了烦与畏。他认为生命中较好的部分应该花在“头疼”上,意思就是尝试着发现各种表象的意义——它们所表明和隐藏的意义。

海德格尔看来,人类最核心的本质是操心(caring)——关切世界上的存在。

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立于 1923年,附属于法兰克福大学。纳粹上台期间研究所人员曾一度流亡纽约,1949年返回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由于一个目标而被松散地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发展出一种艺术和人类学科的批判理论,它一方面反对作为意识形态的粗糙的唯物主义决定论,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任何价值中立的社会科学的可能性。法兰克福学派的人物包括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78— 1979)、西奥多·阿多诺(1903— 1969)和尤尔根·哈贝马斯。

以号召人们将哲学、精神分析学、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众学科整合起来而闻名世界。哈贝马斯后来对这个学派的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著作讨论的问题很广泛,但总的来说他还是关心怎样解放人类,怎样使思想从不必要而无用的规则、范畴以及约束中挣脱出来。

人是什么?不幸的是,教授用了整个学期来回答这个问题。同样不幸的是,你们的作者还是不明白答案的意思。实际上,这个问题本身,人是什么,是你们的作者在整个课程中唯一知道的事情,因为他的德语实在不怎样。(后来他读了教授讲课的英文翻译,他仍然不能肯定答案是什么。)

德勒兹出生在巴黎,尽管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更加欣赏差异和变化,他却拥有很典型的学术生涯。他几乎足不出户地过着宁静的生活。

科学啊,您曾向我描述过这些权力和力量,并教我把它们分门别类。您概括了它们的规律,这样,我在求知的渴望中感到它们是真实的。最后,您告诉我把这个奇幻无穷的宇宙还原为小小的原子,并把原子还原为电子。这一切都对。我等待您继续下去。

这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性质是导致恐怖主义具有新的质的东西。可以确定的是,危险的不确定性属于恐怖主义的本质。

第九章 实用主义传统和分析传统

实用主义(pragmatism)可算是美国对于哲学的特出贡献,

至于约翰·杜威,他的实用主义也被称为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这个观点大致是说,人类的行为模式,包括思维在内,都是人使用的工具——人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杜威看来,思维并不是对“真理”的寻求,而是这样一种行为:它的目标是解决某些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它是一种手段,人力求通过它来和周遭环境建立起更为令人满意的关系。

康德认为,只有把我们的研究限制在可经验事物的范围内,才能获取知识;因为知识就是意识把范畴加到经验对象上才形成的。而绝对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是主要代表——则扩展了康德的理论,主张思想的范畴就是存在的范畴。绝对唯心主义很快就在西方哲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就连19世纪末的英国也涌现出不少这一理论的拥护者。我们说“就连英国”,是因为在此之前,英国哲学是紧紧地植根于经验主义和一般常识的。

十来岁时,罗素凭直觉认为上帝并不存在,这令他的心灵感到极大的安慰。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倾向于认为,早先的那些哲学家们,至少其某些观点在表达上有所欠缺——即使不是赤裸裸的逻辑谬误,也属于语言上的混淆;但是在这之上,并不是所有的分析哲学家都运用着共同而独特的哲学方法,而且他们的兴趣所在以及解决哲学问题的标志性方式都不尽相同。当今世界的有些哲学家喜欢称自己为“分析的”,这话想要表达的不过是,对于欧洲大陆哲学,他们没有太多的涉猎或兴趣。

量子力学堪称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成功的科学理论之一。它所做的无数的大胆而精确的预言一次又一次地被实验所证实。它能解释各个领域的现象,从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到放射性到原子的结构。不仅如此,它还直接导致了大量技术上的奇迹,如硅片、激光和磁共振成像,倘若没有量子力学,它们根本不可能被发明出来。

不过说实在的,这是对量子力学的赤裸裸的误读。哥本哈根诠释固然认为你的行为能够影响现实,但那只是以概率为基础的影响。你可以选择看或不看盒子,由此造成系统坍缩与否的差别;但是你没法选择让粒子出现在盒子1中。

第二部分 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第十章 道德哲学

日常生活中,我们向来都在接受着种种劝告和建议;但也许,这些劝告和建议并非都那么有益,站得住脚的也并不太多。在这些你所得到或给予的建议中,大部分是实际应用上的——“如果想活得长命些,”有人会说,“你就别抽烟了。”或者“我如果是你,就会在年轻时买人寿保险”。

我们说,哲学对于实际生活是有意义的,而且有用。这个很可能是偏见,因为毕竟咱们就靠搞哲学糊口。

爱上帝以外的东西固然没有错,但你不能把它们当做自身是善的东西来爱,因为只有上帝是自身即善的。如果你把上帝以外的东西当做自身即善的来爱——比如说,爱钱财,爱成功,仿佛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善的——你的爱就是扭曲的爱:它远离了上帝。然而,道德上的恶无非就是这种扭曲的爱。

看了以上这些内容,你或许会误解奥古斯丁,以为他完全不把快乐放在心上。然而事实上,他认为我们应当追求快乐。在他看来,快乐就是:拥有你所欲求的,并且不欲求恶。

爱洛伊斯的伦理学有两个基本要素。第一个要素源自罗马的斯多葛派哲学家西塞罗,由她做了改造,就是认为超然无私的爱(disinterested love)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爱洛伊斯相信,对于他人的真正的爱应当是完全无私的、无所求的,无论这爱是否涉及性欲。爱者之所以爱被爱者,原因仅在于被爱者这个人本身。真正的爱者应当支持被爱者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他自身的最高道德潜能。在理想的爱情关系中,被爱者对爱者的感觉和爱者对被爱者的感觉如出一辙:他爱她,也是因为她这个人本身。他也尽力地帮助她实现她最高的道德潜能,支持她追求她自身的目标。他不能有自私自利的欲望。

爱洛伊斯的道德哲学还有第二个要素,那就是意向的道德(morality of intent)——这个她基本上是从阿伯拉尔那里学来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奥古斯丁的理论: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的精神状态(从本质上讲,美德就是拥有一个倾向于做好事的心灵)。

爱洛伊斯对阿伯拉尔的爱或许是理想的、超然无私的,但这只是单向的。她仅仅因为他这个人本身而爱他,而且她帮他实现了他的理想(接受了神职,并在刚刚兴起的大学中成了一位哲学家),以此表达了她的爱意。然而,他对她的爱却主要是性欲方面的。她明白了,当他没了性能力以后,他才让她当上了女修道院院长。

细想一下,我们或许就会同意休谟的论点:面对一个邪恶得令人发指的人——比如说,一个罪该万死的杀人犯——我们会倾向于说,他是“冷血”的或“无情”的,而不会说他是“无理性”的。这就说明,我们认为杀人犯缺少的是某种情感而不是理智。

因此对于穆勒来说,为了决定我们应当追求何种快感,必须考虑的不仅有快感的量,还得包括快感的质。应当选择品质最高的快感。以上都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如何决定两种快感当中哪种质更高?穆勒的回答很简单:面对两种快感,如果那些经历过两者的人当中的大部分都喜欢某一种,那么这种就是更值得追求的快感。

它似乎是说,智识阶层所喜好的快感具有较高的品质,因为非智识阶层“仅仅能明白他们自身所处的那一面,而智识阶层两方面都明白,”穆勒说。

所以,定言命令只有一条,这就是,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那么可以再问:这条自利原则,是否可能成为普遍的自然规律呢?

还有第四个事事如意的人,在他看到别人在巨大的痛苦中挣扎,而自己对之能有所帮助时,却想道这于我又什么关系呢?让每个人都听天由命,自己管自己罢。我对谁都无所求,也不妒忌谁,不管他过得很好也罢,处境困难也罢,我都不想去过问!

第十一章政治哲学

有国家就没有自由。自由实现了,国家也就消亡了。——列宁

柏拉图认为,在富人政制当中,社会将分裂为两个阶级,就是富人和穷人。不过柏拉图说,这种政治形式无论如何要比第四种形式要好,那就是民主政制(democracy)。当“一个社会无法在崇拜财富的同时在民众中推崇自制”的时候,民主政制就产生了。(一个崇拜财富的社会无法保持自我控制——或许我们终究会明白柏拉图说得对不对。)

利维坦和它的臣民之间不存在盟约,这就意味着利维坦对于其臣民不负有法律或道德上的义务。它对臣民没有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这就意味着当人们达成一致,决定把一切力量和权利无条件地转交给它时,他们是在进行一场赌博;他们赌的是,在它的统治下(即“和平”状态),生活会比无政府状态下的生活要好。或许,一个理智的主权者会看到,毁坏、虐待他的臣民并不合乎他自身的利益;不过他看不到这一点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

洛克的政治理论和霍布斯的理论有很大差别:在霍布斯看来,政治权力是被让与一个行政权威的;而在洛克看来,政治权力是被委托给立法机关的。我们还看到,洛克和霍布斯不同,他主张政府的统治权力应当分割开来。洛克认为政府的权力得自民众的委托,因此就成了民众的奴仆。倘若人们认为政府的行为有违于当初的信任,他们就可以解雇这个奴仆。换句话说,只要人们认为政府破坏了这种信托关系,革命就是正当的。

显然,美国民主政制当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都可以在洛克的政治理论中找到。它们包括这样一些观念:人类拥有自然权利,政府不能侵害这些权利;政府是人民的奴仆,它的权力得自人民的委托;政府的基础是法律而不是暴力;人民的意志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投票;政府权力必须被分割成几个不同的分支,等等。

我们不久就将讨论他——的《论自由》(On Liberty)中得到了成熟的表达:“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集体而言,使得人类能够正当地干涉他人自由行动的唯一合理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人自身的善,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道德上的,都不足以构成干涉他人的正当理由。”

在她看来,英国社会压抑个性,窒息创造力,不容纳激进的政治、宗教观点。她认为英国社会对于非主流的思想、意见缺乏宽容的态度。根据她的观点,对异己的东西缺乏宽容,这是不道德的;归根结底,这对于人类的进步、发展来说是危险的。对于这种不宽容,泰勒的文字表达了这样一种颇具鼓动力的理论:“社会的主张,即大多数人的主张,是一切不宽容的根源。”

这个观点来自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他发现,“有教养的人”绝不会愿意变成一个无知的人,即使我们能够让他相信无知的人比有教养的人过得快乐。柏拉图也说过,当一个人领略过知识的真谛以后,他宁愿做最贫穷的主人的奴隶,也不会愿意成为无知的人——这里面的思想和穆勒的观点是类似的。

理想的社会应当提供给人类尽可能多的快乐、自由、尊严以及自我发展的机会。自由主义者会同意这个主张——其实谁会不同意呢?不过功利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会强调说,快乐比其余三项更为重要;或者说,其余三项都是快乐的组成部分。

至于智力……我还发现人与人之间更加平等……可能使人不相信这种平等状况的只是对自己智慧的自负而已。在这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人强;也就是说,都认为除开自己和少数因出名或赞同自己的意见而得到自己推崇的人以外,其他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因为根据人类的本性说来,不论他们承认有多少人比自己机灵,比自己口才好,比自己学问好,但却不会相信有很多人能像自己这样聪明。因为人们看自己的智慧时是从近旁看的,而看他人的智慧时则是从远处看的。

人们不能强迫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或者不去做一件事,说因为这对他比较好,因为这会使他比较愉快,因为这在别人的意见认为是聪明的或者甚至是正当的;这样不能算是正当。

第十二章 当代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他写道:“人的爱和审美享受包括了我们所知的善当中的最伟大的善。”

因此罗尔斯说,在选择正义原则的时候,我们必须仿佛身处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之后。这是为了确保没有人会因其自身的特定条件而在选择中占据有利或不利地位。

罗尔斯说,自尊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这样一种信念,相信自己的计划、抱负是有价值的;第二,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

正如我们所知,马克思主义学说(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指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失去了一切权利的工人阶级必将成为社会变革的武器。但是在马尔库塞看来,工人阶级已经被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同化了。真的,它已经被同化到了如此程度,以至于“它实际上已经成了整个体系的一块基石”,马尔库塞这样写道。在他看来,这种同化是通过无比高效的技术而得以实现的,这样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当今的工人在很大程度上分享了消费社会的舒适便利,这个大大减少了他们对于现状的不满;在这方面,较之宣传、灌输甚至洗脑,以上的状况更为有力。

因此在马尔库塞看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阶级已经不是可以导致激进变革的力量了;它被转化成了守旧的、维持现状的力量。

“你的这些群众算是什么呢?无非就是成千上万的愚钝、枯涩、无力的灵魂;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梦想,没有自己的意志;只知道吃饭睡觉,徒劳地咀嚼着别人塞到他们头脑中的言词……我厌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

眼睁睁地坐视别人死去和故意杀死他,这两件事在道德上是不是一样坏?许多人认为不是。在下面的文字中,詹姆士·雷切尔斯对以上观点提出了挑战。“等价理论”认为,坐视人死去和杀死他一样坏。

看来,许多人是这样想的:如果有二十个人坐视悲剧发生而什么也没做,那么其中每个人的罪责和单独一人坐视悲剧发生比起来,就只有二十分之一。仿佛罪责的量是既定的,它被大家分担了。

第三部分 哲学和宗教:理性和信仰

第十三章 哲学和对上帝的信仰

伏尔泰(1694— 1778)的著名小说《老实人》(Candide)中贯穿了对莱布尼茨名言“这是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中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的辛辣讽刺。莱布尼茨的观点是一个人必须从世界整体的角度出发看待恶,从整体来看不幸只是一个更大的结构也就是完美的创造中的一部分。在伏尔泰看来,这个观点对于一个承受着沉重厄运的个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毫不犹豫地对此进行了讽刺。

如果一个无知的傻子宣布他听过的唯一一首诗在艺术上无懈可击,他的意见有价值吗?

威廉·詹姆士的文笔在哲学家中几乎无人能及,即使是最枯燥的哲学问题,他那扣人心弦的笔触也能赋予它无穷的生命力和趣味。詹姆士对语言极有天赋,他能用简单又优美的方式将复杂的思想表达出来。作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士的哥哥,这也许是预料之中的事。

他的父亲是一名富有而古怪的神学家,詹姆士家的孩子由他在一个有利于智力发展的环境抚养长大。詹姆士家的孩子得益于在欧美各所学校丰富的教育经历,他们自由地追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能力。他们都很有教养并且具有世界眼光。

上帝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如果你相信上帝存在,而上帝实际并不存在,那么你没有任何损失。要是上帝存在,那么你却获益良多,也就是幸福和永生。这样说来,相信上帝是你精明的赌注;你不会失去什么,却可能收获颇丰。詹姆士否认他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不过变相使用了帕斯卡的赌注的方法。你可以思考一下他的否认是否有根据。 第四部分 其他声音

第十四章 女权主义哲学

读者诸君阅读本章时必须记得这么件事:并不存在单一的女权主义,只存在复数的女权主义。这是因为女权主义缘起于不同国家、文化和环境的不同问题及目标。女权主义者们并不总是拥有共同的纲领,她们的共识仅仅在于要确保这样的深层保证:男女应当被平等对待。在此之外,复杂性就一言难尽了。

起初,克里斯蒂娃研究过中国女性,这是因为她相信马克思主义原则可以把女性从不平等地位中解救出来。可是当她看到中国女性的实际生活状况后,她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幻灭了,于是从政治写作转向精神分析。

第十五章 东方的影响

庄子哲学还有个突出特点:强调“有用”的危险性。庄子说,像果树之类有用的树木总难免要连遭斧刃之苦,永远不能自由生长,果实成熟了就要被夺去。只有“无用”的树木才能自在地、不受侵害地尽享天年——而且,也只有这些无用的树木才能给人遮阴挡雨,展现自然的美。所以在庄子看来,圣人若要实现自己的命运,就不能让自己太“有用”。这样的智慧在庄子那里还有很多。

孟子清楚地知道,大体上而言,他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残暴、自私的,急功近利却什么都浅尝辄止,在残害生命上却毫不含糊。但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如此邪恶,是因为环境不允许他们培养内在的高尚情操,使他们没有机会发掘内心的爱、智慧、德性、责任感和自我完善的可能性。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且,只要人展开这内在固有的可能性——在正义而人道的政治体制下,这就有可能发生——这善就能成为现实。

孟子所说的良知就是“不忍人之心”(即对他人的痛苦心怀不忍)。

孟子还认为,在小人统治的国家中,臣民们会以统治者为榜样,如同野兽般只知道互相吞噬。在这里孟子呼应了孔子的思想。不过,孟子认为杀死这样的君主并不构成谋杀,因为那种人的统治下不可能有合乎人道的政府——这层意思是孔子未曾阐发的。

从紫式部笔下的女性形象来看,日本女人的人生真是毫无希望可言——尤其对于那些指望自我认同,思索道德、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宿命与拯救之类问题的女人们。她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在当时就十分流行,而且这部书最初是一章一章地在贵族女性中流传的(显然,有许多女子都私下里学会了阅读汉字);由此可见,很多日本女人都很在意这些哲学问题。

除此之外,武藏还是造诣不凡的雕刻家、艺术家。他对于作战的技艺、方法、策略拥有犀利的见解。在他人生的暮年,他从社会隐退并撰写了《五轮书》。这是关于剑术(kenjutsu)及一般意义上的战术的经典著作。

第十六章 后殖民思想

怎样的生活是好的?这是最古老的哲学问题之一。殖民统治下的生活是如此艰难,于是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尖锐。后殖民思想家明白这样一个沉痛的事实:在殖民者的控制下,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些许经济或政治上的利益,殖民地人民就得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长此以往,人们的意识就会被这样持续不断的残酷折磨所扭曲,传统的价值和道德观就会沦丧。要想对抗低级的欲念、动机,就得时时保持警醒,保持自我约束——尤其是在获得独立以后。

泰戈尔持续不断地写作,在191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立即就把奖金收入投入到自己的学校中。1915年泰戈尔被授予男爵的爵位;到了1919年,英国为了维持对印度的统治而对人们实施残酷的镇压,泰戈尔为了参与抗议活动而放弃了爵位。

在1963年的非暴力行动中,有一件事情相当引人注目:受到子弹或警棍伤害的人数非常之少。现在回顾起来,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压迫者胆怯了,不敢放开手脚了;这不仅因为整个世界都在看着他们,而且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黑人——这些黑人们已经觉醒了,他们敢于横眉冷对白人的目光了。压迫者的暴力和武器没有能够肆意伸张它们的爪牙,无论这样的退缩是出于审慎的权衡还是出于良知的责难。相对来说,我们的革命是不流血的革命,以下的事实诠释了这一点:黑人的非暴力行动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我们所采取的这种策略遍布各地,各个城市的斗争行动都将它奉为指导方针;因为它,暴力手段变得行不通了:我方不采用暴力,而对方则因为没有把握、无从下手和时常发生的意见不一而无法使用暴力。

在心理层面上,非暴力对于黑人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黑人需要赢得并确证配得上自己的尊严和自我价值。必须让白人明白,把黑人看成不负责任、甘心接受卑劣地位的小丑,这只是毫无道理的偏见。黑人群众已经掌握了这样的非暴力方式,这种策略让斗争、道德信念和自我牺牲等精神具体化了。黑人得以直面对手,将肉体上的优势让给对手,最终战胜对手——因为压迫者的优越力量已经变得脆弱无力。

以上这些对于黑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难以估量的。但是我确信,数以千计的黑人所把握的非暴力策略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勇气和纪律,而这些对于上百万黑人的内在创伤是有治愈作用的——尽管那些人没能亲自上街游行或蹲进美国南部的监狱。我们行动的影响面不仅限于直接参与者。对于全国范围内的黑人来说,只要认同我们的行动,为参与者而自豪,并给予道义、经济或精神上的支持,这样就能逐渐重拾自己的荣誉和骄傲——这正是几个世纪以来,压迫者从我们身上夺去的东西。

第十七章 四个哲学问题

我不相信自由意志。叔本华说:“人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决定自己想做什么。”这话陪伴我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处境,在我跟人打交道的时候给予我慰藉——即使有些人确实曾令我痛苦。认识到意志是不自由的,我就不至于在行动和评判他人的时候把自己和伙伴们看得太重,不至于丧失幽默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的信仰》

首先是心理学决定论(psychological determinism),即你的选择取决于你的偏好,而你的偏好出自——反正不是出自你自己。

神经科学决定论(neuroscientific determinism)是说,我们想什么、做什么,最终取决于无意识的神经生理事件,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并且无法控制。

因果决定论我们假定每一个事件都是一套先前事件的结果,这套先前事件足以导致眼前这件事情的发生。当然,对于先前事件,上述命题依然有效;对于先前事件的原因仍是如此。

意识的问题是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的关注对象。

第三种被称为哲学僵尸(P- zombies),假如你阅读讨论意识、心灵的论文,那么你迟早会遇上它。哲学僵尸在身体和行为方面都和人类一样,但是它缺乏任何形式的意识心灵。假如你用针扎它一下,它会说“噢”,或许还会说“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但是它不会有任何感官经历。这样的僵尸在不可能的领域中造就了令人着迷的可能性。

赠送和给予礼物可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比如你可以想一下这是不是个悖论:赠予某人礼物过多,以至于让接受者觉得欠了债。这真的是我们赠送礼物时想要达到的效果吗——送点东西而有所图?假如有人在节日赠送你礼物,而你没想到送他,这时你有何感受?你会感到尴尬、愧疚吗?这是不是会减损礼物本身带来的乐趣?你是否感到有义务在将来回报这份好意,以此来平衡自己的人品账簿?你是否曾经感到这样的赠予与其说是乐趣,倒不如说是责任?“礼物”(gift)一词意味着“提供”,可是它还意味着“毒药”。什么是有毒的礼物?礼物交流中的这些小障碍是不是把礼物给毒化了?礼物的赠予只有正面意义而没有令人负债的负面意义,这是否可能?是否有不带动机的礼物,不期待回馈或感谢?换句话说,存在不存在真正的礼物、纯粹的礼物?让我们从自我和他者之间的空间中超越出来,把给予从社会性限制中解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不丧失我们的自我感,这是否可能?时间是如何进入这一复杂的循环等式的?以上就是哲学家们思考礼物时探究的问题。

我们在第十四章讨论过的法国/阿尔及利亚哲学家、文学家、剧作家埃伦娜·西苏在《新生的女人》(The Newly Born Woman,1986)中也表示不相信有纯粹的礼物这种东西。在她看来,慷慨的价值在于它本身,给予的行为本身就是快乐的。礼物被自由地赠予他者,他者也会自由地给予。她说给予出自对关系的渴望。这一关系由自我加他者、给予者和接受者组成。在这样的关系中,不期待回报的给予行为改变了给予者和接受者;他们成为一体。人通过给予他者的行为给自己快乐。给予是个无尽的循环,对于所有人都是充足的。

可以免于引起接受者的负债感。比如你拿了件东西,假如这是你偷来的,你不会把这看成礼物。但是,假如给予者允许你拿,那么这个允许对于你就是真正的礼物。西苏的理论改变了给予和礼物的性质。

举个例子吧。你想喂你院子里的鸽子。你投撒种子,观看它们进食,这令你感到快乐。但是鸟们会害羞。它们是野生动物,它们怕你。它们不会吃你用手提供给它们的东西。那么你该怎么做?你把种子放在喂食器里或干脆撒在院子里,在它们方便取食的地方。你的种子就是“任你拿的礼物”。

德里达花了大半本书的篇幅来研究这个小故事的衍生物。这如何做到?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者,德里达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切入观念,力图涵盖观念中的所有从属观念。德里达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早已包含了潜台词。

柏拉图认为,艺术就是对对象和行动的模仿。托尔斯泰(Tolstoy)认为艺术是对某种情感的表达,这情感维系着人类共同体或文化。克里夫·贝尔(Clive Bell),一位重要的早期美术理论家,他认为视觉艺术通过形象和色彩的组合排列表达了特定的“审美情感”。这些观点都并非十分令人信服。并非所有艺术都是模仿(比如大部分使用乐器的音乐),也并非所有模仿都是艺术。并非所有艺术都是表达(比如蒙德里安[Mondrian]的烙铁画),有许多感受的表达也不具有艺术性。

坐等一切发生本身就是个选择,它也会导致特定的结果。再说你知道这有多难吗:试试看整天坐在床上等事情发生;你会发现起来做点什么的冲动会不断地来侵扰你,要抵抗这样的冲动,你没有非凡的英勇可不行。

译后记

法家看来,这样的反思终究危险,有碍于政策通行。所以,即便是对新的政策、法令表示认可和赞同,也属于“乱化之民”,必须予以驱逐;直到“民莫敢议令”,才算是理想状态。其实“莫敢”还不够理想,要是能够令人即使想表达异见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那才是永绝后患。

为什么要这样重新学习语言?《1984》中有解释:“你难道不明白,新话的全部目的就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我们要使得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不可能有任何语言来表达这些思想。”

通常我们会认为,计算机下围棋,它的优势肯定在于“计算”,无论是官子计算还是手段计算;至于大局、均衡、作战方向之类的“虚”的东西,应该就是人类占上风的地方了,因为理解“虚”的东西需要靠直觉、想象力,机器是较难模拟的。然而实战表明,在“虚”的方面狗狗的表现近乎无可挑剔,连自称“前五十手天下第一”的聂卫平棋圣也表示要“脱帽致敬”;而在局部作战、官子收束这些在人类看来是纯计算的方面,狗狗的着法大有可商榷之处,甚至有明显的、可确认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