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11, 2019

《优秀的绵羊》:二手生活的一碗鸡汤

精英们接受批评了有能力去做自己,不接受批评也能在当前体制下活得优越,但我看到的更多是没有能力做好或摆脱当下的普通人。可能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强国的区别吧:“生活在这个地方,我们获得了一个比致富更加稀缺也更加难能可贵的机会:一次可以选择不追求财富的机会。讲得更具体些,在美国,我们有机会找到人生目的,拥抱自己的使命,同时依旧生活得很体面。”

前言

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读大学,大学如何帮助你找到自我,或者说大学如何帮助你独立思考,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这些问题你根本想都没想过。

当前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富有天分,而且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感觉自己上当了,当前的教育系统没有让他们接受任何有意义的教育,它灌输给他们一套他们排斥却又无法摆脱的价值观,同时却又没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训练,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未来。

第一部分 优秀的绵羊

第1章 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

在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他们是社会公认的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他们往往让人感到,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其中有些人说,他们最终从事的职业是出于他人的希望,或者他们随波逐流并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从事的职业。经常有人会说,他们没有去体会自己的青春,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

资质至上的心态限制了人对教育的理解,使人们把教育的价值用短期的回报率或实用性的狭隘目光来衡量。

“我和我的朋友并非去尝试过上千种职业道路,游遍了世界各地,才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事实上,我们都是抱着从众心理,在一条久经测试过的职业道路上,步步谨慎,步步为营,确保自己能够在几年之后有所收获。同时还是能做回干细胞,与大家一样,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咨询性质的工作本身极其类似于大学:深刻的研究分析,各类信息的融合,清晰有效的沟通。完成这类工作并不要求经济学背景,甚至咨询公司经常会招聘一些人文学科的学生,只要你聪慧、勤奋并精力充沛。

第3章 「天才」背后的「魔鬼」式训练

哈佛学院院长哈里·R.路易斯用了一个很巧妙的词表述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幼龄化”。路易斯院长观察到,身边的学生似乎并不排斥被当作小孩子对待。大学生毕业之后重新搬回与父母居住,在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之前就早已存在,而且这似乎已形成了一个趋势,如今我们也不足为奇了。

引用社会学家米歇尔·史蒂文(MitchellStevens)的话来说:“富裕家庭的生活方式就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可以量化的美德。”在这里,可以“量化的美德”无非就是可以在大学申请表上体现出来的那些东西。总而言之,我们并非应试教育,而是应试而活。

在我不再因他人的成绩而感到威胁时,我的生命得到了解放,那份轻松让我学会了欣赏他人的成就给这个世界所带来的美妙。

第4章一流名校是如何运行的?

但是问题是,大学作为机构本身,并不引导学生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去创造更好的社会价值。学校默认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物质的成功等同于人品、尊严和幸福。

过去多年我访问过很多地方,在学生身上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饥饿感:他们想了解生命更大的方向和意义;他们希望大学能够更关心他们作为人的成长需求,其次才是特定领域的能力培养;他们希望大学能够引导自己解答有关生命的重要问题;或者希望学校能够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思考人生的问题,并能够获得相应的词汇来交流分享,但是这也正是今天的大学所缺失的。

第二部分 自我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第5章大学的使命

金钱固然重要,它支撑着职业发展、生活保障和国民实力等,但问题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仅仅是金钱吗?个人的生活不仅限于工作,而工作不仅限于收入;国家不仅限于它的财富,而教育也不仅限于培养职场能力。我们要千万警惕企业家或政治家的蛊惑,作为一个人,你要相信自己不仅限于能为企业产出多少利润或为国家贡献多少GDP。追究大学的使命是什么,无异于追寻生命的目的,即社会存在的意义以及人存在的意义。

执教大学新生多年,我注意到,大一学生似乎总是能够不假思索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我提出的任何事物给出自己的意见,不管他之前是否接触过该话题。他们的大脑犹如一个容纳着一系列固有思想的化学容器,一旦接触到一个话题,个人的意见会迅速反应并从化学溶液里以固态形式沉淀下来,给话题披上一层膜。我后来发现这种现象不仅限于18岁青年。

整个社会如同大混合体,充斥着广告信息、政治宣言、对社会现状肯定的新闻报道、流行文化的陈词滥调、政党社团以及阶层的教化式理念、每日在社交媒体上互传的无聊段子、父母善意的谎言以及朋友参与的社交活动,等等。我们无时无刻不浸泡在各种口号式和教导式的宣传中,我们与事实真相渐行渐远,也越来越缺乏自知之明,柏拉图称之为“doxa”(常识,即一己之见、单方感知或偏见)。

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与苏格拉底(即柏拉图的老师)的方式如出一辙:他倾听学生的意见,启发式地把问题映射回去,或者迫使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必须先承认自己的观点本质并为其辩护,在聚光灯之下以严谨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观点,从而每位学生都能够剖析自己的想法,以批判式逻辑来检查自己的思想,这样学生才开始培养出自己的理智。整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在不熟悉、不舒适的环境中得到锻炼,通过不断提出疑问,而不是吸收老师的观点,学会独立思考。

大学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哥伦比亚大学人文系教授安德鲁·德尔班科(AndrewDelbanco)认为,大学4年是“一段珍贵的时光,学生不用为生计发愁,有机会真正思考并反思周边的一切”。

你必须全心投入地参与,避免掉入他人哺喂给你的思想以及为你设计梦想的“二手生活”。

第6章 创建自己的生活

暂且不比较这两者,真正意义上的自信本来就不会太在意考试成绩。真正的自信是不管他人试图给你灌输了什么理念,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远远超于成绩,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学术界就积极心理学课题已经做了充足的研究,其结论无外乎两点:在满足基础物质条件之上,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健康的社交圈以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作家杰夫·戴尔(GeoffDyer)精辟地总结了一句话:“为了事情自身而做事情,不计较结果,都是值得的。”事情最终是否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可不受你控制,但是,你可以掌握在手心里的是事情本身和你对它的热爱——任何工作的最终收获也是如此。最后的评分只有一个:你是否过上了一种自己满意的生活。

如果你未曾放弃什么,那根本就谈不上精神勇气。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痛过,才是真实的。

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国家,以任何标准来衡量,美国仍旧是强大的国度。生活在这个地方,我们获得了一个比致富更加稀缺也更加难能可贵的机会:一次可以选择不追求财富的机会。讲得更具体些,在美国,我们有机会找到人生目的,拥抱自己的使命,同时依旧生活得很体面。

平时生活朴素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因为你能更适应简单的生活。

得到父母的支持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学会不受父母左右更加重要,这也是成熟的表现。

一次对家族传承的主动放弃,一次对反抗权威、暴露谎言或令父母失望的意愿的培养,是培养理智和情感独立的大前提,今天比过往任何其他时间尤甚。

间隔年出发点就是脱离框架式的生活,脱离所谓的“高产”生活。不少项目高度宣扬“丰富你的生活”,但还是囚困于被大众认可的传统思路,如到海外学习外语等,最终还是为了个人成就添加砝码。你是否考虑过从事一些无法在Facebook上炫耀的,或是不能为个人简历加分的事情呢?比如就是自由地漫游,或“隐居”享受阅读?

“当学生或家长计划过于长远的时候,问题便随之而来。没有人现在就知道所有的答案,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或试图一步到位,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个问题。曾经在我22岁时拯救我、让我毅然放弃律师念头的一则建议是: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当然我们可以妥协,但是妥协不是投降,我们要找到值得妥协的事情。

第7章 聪明人的道德和责任

广交人脉的最好办法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必为原则承担风险或者根本不需要原则。生活在某种体制下,你既不需要信奉该体制,也无须质疑它。你只需要成为他人希望看到的守业者,最终你将成为一名如作者康拉德笔下的那位负责人,那种内心空洞的人。

“学生身上看不到任何一种渴望的理想、浪漫的情怀或者其他特质,看不到任何促使年轻人不满足于资产阶级社会或者任何社会的现状的动力。”

为什么在顶尖高校就读的学生与自己所处的系统如此亲密?那是因为他们在这个系统里如鱼得水。大卫·布鲁克斯在他于2001年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组织顽童》(TheOrganizationKid)中谈道:“精英学生泰然自若地接受了现有的已然成型的制度。”虽然他们在青春年少时往往带着一份冲动,但是这些学生的青春不足以撼动他们全然接受现有体制的那份心安理得。

“之所以你我能够享受生活的稳定,有一半的功劳归结于那些不为人知、踏踏实实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生活的先辈”

第三部分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第8章 博雅教育与人文经典

“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另外,“终生学习能力、持续成长和创新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在阅读文章或者欣赏艺术品时,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我是否看明白了,而是该篇文章或该件艺术品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鸣,从而帮助我更懂得自己。这也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作用。为什么要读经典文学作品?弗吉尼亚大学教授马克·埃德蒙森一针见血地解释道,“这些作者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难怪会有心理咨询师将文学作品用于咨询治疗。

“这就是我”的欢呼就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带着我们去了远方,但让我们感受到回到了家。

“最成功的专制制度能够成功扼杀掉多项选择的可能性”

如今的文化资本是通过模仿而得到传播的:一位学生会模仿毕业于顶级高中的同学的言行举止和海外旅行的消费习惯,吸收他们认可的前沿思想,甚至购买与他们相似的生活日用品。

第10章 隐藏的常春藤

我一般不习惯为多元性而吹嘘“多元性”的价值,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多元背景在公立大学课堂上的贡献和美妙之处。在我教授的一门研讨课上,其中有位女生来自巴基斯坦,有位来自孟加拉,有位是黑人,有位是坐轮椅的,还有一位是以色列人,该群体的多样性彻底影响了有关东方文化的学术讨论。在这种氛围下,没有人敢以抽象的概念或引用他人的分析结论滥竽充数。

第四部分 社会

我们真的要继续维持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吗?我们真的要继续人为地让教育资源处于匮乏状态,同时让我们的孩子为有限的空间相互厮杀,并进而陷入绝望和恐惧吗?我们真的要继续浪费我们共同的人力资源,而不是动员所有人的才能来实现更大利益吗?我们真的要成为一个帮派社会,每个人都袖手旁观,听任整个社会慢慢毁灭吗?

第11章 看不见的「特权堡垒」

当这些组织中的精英人士在为他人——为那些不幸的穷人——做某些事时,他们是在告诉那些接受帮助的人,这些事情我能做,但你们做不到。于是,他们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弯下腰来,用自己惊人的智慧和美德拯救别人。没错,他们客观上确实能帮助别人,但却是用一种能够保持自己优越感的方式去帮助——实际上,是强化这种优越感。

在很多时候,能够得到公平对待本身就是一种特权。大多数很努力的美国人最终都没能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事实上,这就是今天的社会不平等。

第12章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

其实精英们知道那些人是存在的,但他们就是无法想象后者的生活是怎样的。虽然他们做出的很多决定都会影响普罗大众的生活,但他们却根本没兴趣去体验大众的生活。

当纽约州州长尼尔森·洛克菲勒(NelsonRockefeller),也是最后一批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大大拓展纽约州的大学教育系统时,他就已经在这么做了。按照洛克菲勒的说法,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有机会接受跟他在达特茅茨接受的一样的教育”。加利福尼亚州根据同样的理念创办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系统之一,并创办了一系列西海岸名校。~